23
2021-12
锌的生物学作用(上)
作者:
资料来源:
锌的生物学作用(上)微量元素
锌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33年,Todd等首次报道锌是大鼠的必需营养素。之后,Tucker和Salmon报道锌缺乏造成猪的皮肤损伤,0’Dell等认识到锌对鸡生长的必需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锌生物学功能的认识有了飞速的发展。
1 锌的吸收
锌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部分吸收较少,但是对于每一肠道部分具体吸收的贡献率尚无定论(Solomons和Cousins,1984)。锌的吸收主要涉及两个途径:载体介导吸收(carder-mediated absorption)和非介导的扩散吸收(non-mediated diffusion absorption),这两种方式都受肠腔内锌浓度的影响(Cousins。1989)。大部分锌的吸收通过载体介导途径,尤其当肠腔内锌的浓度较低。当肠腔锌浓度高的时候,如高锌日粮情况下,锌可以通过非介导机制吸收。随着食物在小肠内被进一步消化。锌是以较小的锌结合配位体的形式呈递给肠道上皮细胞的,而很少是游离的锌。在这种情况下,溶解度似乎是影响肠上皮细胞摄取锌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锌的囊泡转运(vesiculartransfer)也被认为是细胞间锌转运的一种方式。
2 锌的代谢
锌结合蛋白——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锌代谢的调节因子。膳食锌通过转录调节的金属应答元件(metal response element,MRE)和金属结合转录因子1机制(metal bindingtranscription factor l mechanism,MTF.1)诱导金属硫蛋白的合成。膳食对金属硫蛋白表达的调节似乎形成了一个自动调节体系,其中金属硫蛋白合成的增加与细胞内结合锌的增多相关联。金属硫蛋白可能对体内的锌起到代谢缓冲池的作用,调节游离锌离子的水平,协调对激素和膳食都有应答的细胞内的锌池。动力学研究还表明,血浆锌的下降与金属硫蛋白合成和金属硫蛋白动力学区域以结合状态存在的锌保持一致。调节锌进出细胞的转运载体,可能不通过金属硫蛋白就可使细胞进一步适应不同水平锌的摄入量。
小肠通过膳食外源性锌吸收和机体内源性锌保留的调节,对锌代谢的内稳态调节发挥关键性作用。调节过程根据机体锌营养状况的变化作出反应,但也受某些可以影响外源性锌吸收的膳食因素变化的影响。腹泻和吸收不良等也可以影响调节过程。
结语:
目前市场上凡特施特生产的饲料级硫酸锌效果不错,是饲料公司的优良选择。
联系电话023-49626789
上一个:
上一个:
最新文献
2023-04-03
酶制剂的相关特征及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饲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会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释放产生限制作用,再加之动物胃肠道中消化酶的不足或者缺失,进而导致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较低,影响饲料的利用率,也不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而酶制剂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克服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充分发挥出饲料原料的潜在营养价值。酶制剂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极大地提升了饲料原料的可选性,有助于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也能有效扩展原料的适用范围。
2022-12-14
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影响
抗营养因子主要通过消耗较多内源性蛋白质、降低表观代谢能、螯合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灭活或干扰机体利用维生素等表现方式减少机体对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物质的利用。